首页 > 文章 > 浅谈境内医疗器械企业港股上市之路

浅谈境内医疗器械企业港股上市之路

一、引言

2023年起,中国政府及相关监管部门对A股IPO市场进行了一系列的政策调整。2023年初,市场传出主板申报行业限制的传闻,尽管没有明确的清单发布,但中国证监会在2023年2月17日实施的《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注册管理办法》中强调了国家产业政策和板块定位的重要性。同年8月27日,中国证监会发布《统筹一二级市场平衡优化IPO、再融资监管安排》[1](下称“827新政”),进一步明确提出阶段性收紧IPO节奏,促进投融资两端的动态平衡。一系列政策导致企业在A股上市的申请进程及意愿上均受到严重影响。根据Choice金融终端数据统计,2023年全年共有286家A股上市项目终止,其中253家为主动撤回申请。2024年3月15日,中国证监会又发布了《关于严把发行上市准入关从源头上提高上市公司质量的意见(试行)》[2](下称“315新政”)等四项政策文件,进一步明确了对拟上市公司和保荐机构的严格审查要求。2024年4月12日,国务院又印发了《关于加强监管防范风险推动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下称“国九条”)[3]。虽然827新政、315新政及国九条等一系列的政策调整旨在适应市场变化、提高上市公司质量、维护中国资本市场长期健康稳定发展,但客观上严重收紧了短期内企业A股上市的步伐。

但迫于业务发展的持续性融资需求、以及部分企业所面临的对赌条款到期时不上市就出局或被迫大量回购公司股份的压力,很多企业已经开始或正在考虑境内转境外上市之路。再加之中美关系的不确定性与地缘政治风险等因素,相当一部分企业更倾向于考虑港股上市的机会。这其中就不乏对产品研发融资需求强,以及前几年受一级市场投资热捧的医疗器械领域的企业。

然而大家对港股上市的监管要求、上市难度以及上市后的表现都未必十分了解。本文旨在从境内医疗器械企业在港股上市的基本情况、上市后表现、上市基本要求与重点监管问题几方面进行简要介绍,希望能够对境内医疗器械企业赴港上市的计划有所启发和帮助。

相关问税


鲁公网安备 37010202002689号 鲁ICP备17047683号-1

Copyright©2017-2024 tax.vip,All rights reserved.

定制推送

微信客服

提示:请填写邮箱同时接收验证码,若长时间未收到手机短信验证码,请查阅邮件中的验证码。
感谢您登录使用税智星专业案例库服务,请您尽快完成手机号绑定,以便为您提供更优质、精准,专业、高效的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