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法背景下的律师涉税业务合规优化与诉讼攻防策略
课程类型:线下课程
开课时间:2025年7月12日-13日
开课地点:南京
【课程名称】新法背景下的律师涉税业务合规优化与诉讼攻防策略
【课程时间】2025年7月12日-13日
【课程地点】南京
【主讲老师】吴友律师
北京市盈科律师事务所律师、会计师、税务师
【课程费用】官方价格2980元、成长学院注册会员、VIP会员 优惠价1980元 。
【报名联系】于老师400-1019-223
【课程亮点】
深挖税务与法律之间的底层逻辑,破解“财税不分家”传统误区;
企业全生命周期税负优化工具箱,提 供 实 用 架 构 设 计 万 能 模 板;
详解虚开发票系列问题应对指南,Why→What→How层层递进;
新公司法下企业涉税重难点分析,深挖股权、并购等四大雷区;
精选30+典型司法案例驱动教学,解 析 裁 判 规则 指 导 企 业合规
【课程大纲】
一、税收的本质和逻辑分析探讨
(一)税收和法律的本质联系
(二)会计记账的依据是法律关系和会计准则
(三)法律、税收和会计的底层逻辑关系
(四)“一个会计科目记录错误,导致亿元税收”的思考
二、企业全流程税务合规和优化
(一)股权架构设计的税收合规和优化
1.自然人作为股东的税收意义分析
附案例:这位老总为何白白承担2千万的个税?
2.公司作为股东的税收意义分析
3.合伙企业作为股东的税收意义分析
附案例:嵌入合伙,为何损失税款2个亿?(裁判网可查)
4.综合利用多种持股主体的架构设计万能模板
(二)日常经营行为税收合规和优化
1.合同中的税收风险和优化思路
2.企业所得税常见筹划防范及风险边界
3.高管薪酬的社保和个税合规降负计划
4.用工平台的法律和税收风险
(三)重大资产交易的税收风险识别和防范
1.大额借贷可能产生的税收风险
2.股权转让可能产生的税收风险
3.资产转让可能产生的税收风险
三、虚开发票的判定和预防
(一)企业为什么会实施虚开行为
(二)虚开发票的基本类型和方式
(三)虚开犯罪和虚开违法的区别
(四)虚开犯罪性质的争议和分析
1.行为犯 2.目的犯 3.结果犯 4.危险犯
(五)虚开发票犯罪辩护要点解析
1.挂靠开具发票是否属于虚开犯罪
2.如实接受代开是否构成虚开犯罪
3.双向虚开专票的数额认定
4.定罪量刑是否仅限于增值税
5.货物未物理转移就是虚开么
(六)虚开发票的行政应对和处理
1.认定偷税是否需要主观故意
2.《已证实虚开通知单》的效力
3.如何理解善意取得虚开的发票
四、公司法和股权涉税问题解析
(一)公司法及股权和税收的本质
(二)增资及非货币性资产投资的税收适用
(三)股权代持的税收风险防控
(四)减资的法律和税收风险(吴友亲办案例:减资承担连带责任)
(五)转增资本的税收风险防控
(六)股权转让的税收风险防控
五、并购重组的税收合规和优化
(一)概念引入(二)资产收购
(三)股权收购(铁物股份借壳*ST夏利上市案例)
(四)对赌协议(刷爆税圈的上海税务法庭对赌第-案)
(五)债务重组
(六)法律形式变更(同花顺25亿补税风波始末)
(七)改制上市 (八)企业合并(九)企业分立 (十)企业清算
六、建筑企业的税务合规和优化
(一)挂靠有关的税务风险防范和优化
1.款项直接支付给挂靠人,被挂靠人如何纳税?
2.挂靠企业包税,为何被挂靠人受到税收处罚
3.以挂靠的方式经营,有关增值税的主要规定
4.挂靠开具发票是否构成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罪?
(二)劳务有关的税务风险防范和优化
1.建筑工人的收入是劳务报酬还是工资薪金
2.“包工头“的个人所得税税目适用和税负比较
3.劳务派遣、劳务分包和人力资源外包的区别
4.农民工专用账户模式下,扣缴义务人的认定
(三)建筑企业常见虚开发票的风险防范
七、私募基金全流程税收合规和优化
(一)私募基金的组织形式和税收概览
(二)运营环节的主要税收合规和优化
(三)投资环节的主要税收合规和优化
八、涉税民事纠纷裁判规则及经典案例解读
(一)包税条款的效力认定及风险分析
1.包税条款约定是否有效,是否需要列明税种?
2.司法拍卖公告买受人承担一切税费是否有效?
3.约定卖方“净拿”,是否需要自担个人所得税?
4.约定一方承担一切费用,是否包含税款?
(二)股权转让和重组并购中的涉税民事纠纷
1.目标公司被税收处罚,转让方是否承担责任?
2.未披露公司逃税,可否要求解除股权转让协议?
3.股权转让后公司取得退税,税款应当归谁所有
4.股权转让约定包干费,为何又被追偿5033万?
5.土地没有交付而承担土地使用税,可否向转让方追偿?
(三)涉及发票民事纠纷以及税款追偿纠纷
1.要求开具发票是否属于民事案件受理范围?
2.付款方能否以收款方未开具发票而拒绝付款?
3.买方可否主张卖方未开具发票而造成的税款损失?
4.买方接受虚开发票被查处,卖方是否应当赔偿损失?
(四)税收优先权在民事执行程序的理解和适用
1.税收优先是否以不足以清偿所有债务为前提?
2.税收债权是否优先于善意抵押权人的抵押债权?
3.民事执行中担保物拍卖税款是否优先于担保债权'
4.施工人工程价款是否优先于担保债权和税收债权?
(注:具体以实际授课内容为准)
鲁公网安备 37010202002689号
鲁ICP备17047683号-1
Copyright©2017-2024 tax.vip,All rights reserved.